內熱針治療腰背肌筋膜炎臨床觀察
內熱針治療腰背肌筋膜炎臨床觀察
林婉敏,彭小文,張琳,羅麗芳,何俊毅,黃青鋒(廣東省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同濟康復醫院中醫疼痛康復科)
目的:觀察內熱針治療腰背肌筋膜炎的療效。
方法:60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各30例。對照組用溫針治療,治療組用內熱針治療。
結果:治療7d和14d,治療組VAS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JOA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治療組病變區域溫度低于對照組(P<0.05)。
結論:內熱針治療腰背肌筋膜炎能減輕疼痛,改善腰椎功能。
關鍵詞:腰背肌筋膜炎;內熱針;對照治療觀察
腰背肌筋膜炎是一種腰背部肌筋膜和肌組織發生水腫、滲出和纖維性變化的非特異性炎癥,主要表現為肌肉發緊、僵硬、彌漫性疼痛等。本研究用內熱針治療腰背肌筋膜炎療效較好,報道如下。
共60例,均為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同濟康復醫院收治患者,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各30例。對照組男16例,女14例;年齡35~68歲,平均(52.38±3.69)歲;病程2~8年,平均(5.35±1.05)年。治療組男18例,女12例;年齡34~70歲,平均(52.40±3.71)歲;病程2~7年,平均(5.30±1.02)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①經X線、CT檢查確診為腰背肌筋膜炎;②能夠按計劃堅持治療并完成;③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①合并其他風濕性疾??;②合并心肝腎功能不全;③高熱、結核病或傳統性病變;④存在酒精或藥物濫用史。
對照組用溫針治療。取腎俞、命門、腰背部阿是穴。用江蘇華佗牌一次性無菌針灸針,規格0.30mm×40mm。艾條長為20mm?;颊呷「┡P位,穴位常規消毒后垂直皮膚直刺進針,進針深度為30mm~35mm,得氣后留針。取艾條,將末端點燃后將艾條插于針柄末端,每穴灸艾條1壯。每隔1天治療1次,7天為一療程,共治療2個療程。
治療用內熱針治療。按照腰部疼痛部位在皮膚上標記壓痛點,進針選擇棘突旁、腰棘肌起止點、腰方肌及腰背筋膜的附著點,針與針之間距離為2.0cm,選取壓痛點須仔細,避免遺漏,應避開大血管和神經。嚴格按照外科手術的消毒方式,持無菌持物鉗夾取碘酊棉球從布點中心向四周消毒扎針位置三次,酒精棉球脫碘兩次,消毒范圍應大于布點范圍上下左右各5cm,標記針眼用0.5%利多卡因局部浸潤麻醉。選擇合適長度的不同型號的內熱針,對準深層病變部位直刺或斜刺肌肉或筋膜等在骨骼肌上的附著點(壓痛點)連接處或病變關節滑膜,引出較強烈的酸、沉、脹、麻針感為止,病變越重其針感越強。用內熱式針灸治療儀將治療儀的探頭依次套于內熱針上,套探頭時注意用一手固定內熱針一手固定探頭,防止套探頭時內熱針移位。根據扎針的位置深淺設定加熱溫度,一般設置溫度為42℃,開始加熱。加熱過程中要隨時詢問患者有無刺痛、灼燒 感等不適,也可用指腹觸摸加熱位置的皮膚,確保不會燙傷。持續20min停止加熱,拔出內熱針,無菌紗布覆蓋并壓迫5~10min以防出血,囑其24h內不要熱敷,治療1次后隔6天后再 治療1次,7天為一療程,共治療2個療程。
疼痛和腰椎功能: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估疼痛,總分為10分,分數越高說明疼痛越劇烈。采用日本骨科協會腰椎(JOA)評估腰椎功能,內容有主觀癥狀、臨床檢查體征、日常生活功能和膀胱功能分值為0~29分,分值越高說明腰椎功能越好。
采用短焦距非制冷遠紅外熱像儀檢查,測量病變區域溫度。
用SPSS 20.0為研究處理數據所用的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x±s )表示、用 t 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用 x2 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VAS、JOA評分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VAS、JOA評分比較 (分,`x±s )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0.05;與本組治療7d比較,bP<0.05。
兩組病變區域溫度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病變區域溫度比較 (℃,`x±s )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0.05;與本組治療7d比較,bP<0.05。
近年來,隨著社會老齡化加劇和久坐少動習慣普遍,導致腰背肌筋膜炎的發病率增高。腰背肌筋膜炎屬中醫“痹證”范疇。主要病機為“寒”和“不通”。因此,治療腰背肌筋膜炎應以疏通經絡、活血化瘀、溫經驅寒為主要原則。
內熱針有溫通筋膜和松解痙攣的作用,通過易傳導的銀質針,并將艾條燃燒以產生熱量傳遞到體內,使肌肉軟組織得到放松,進而緩解疼痛。而溫針所傳導的熱量欠佳,其發揮放松肌肉的作用不強,疼痛緩解不明顯。內熱針通過刺激局部穴位感應器,能有效降低交感神經興奮性,使局部血液循環改善,達到疏通經絡、活血化瘀的目的,進而緩解疼痛。同時,內熱針能有效修復慢性損傷,促進骨骼肌組織新生,使骨骼肌、組織血供得到改善,有利于提升腰椎功能;而且,內熱針可使代謝和感覺神經興奮性降低,免疫力增強。疼痛緩解時能進一步緩解腰背部肌肉痙攣,使腰椎功能改善。在內熱針的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作用下,不僅能放松肌肉,還能減輕其局部炎癥反應,進而降低病情區域溫度。而采用紅外熱成像技術進行觀察,則有利于全面了解病情變化情況,并估治療效果。
內熱針治療能減輕疼痛,改善腰椎功能。
----本文摘自《實用中醫藥雜志》2022年3月第38卷第3期
【免責聲明】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