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gress id="0abo0"></progress>

<span id="0abo0"></span>
<track id="0abo0"><em id="0abo0"></em></track><span id="0abo0"></span><span id="0abo0"><sup id="0abo0"></sup></span>

  1. <span id="0abo0"><sup id="0abo0"></sup></span>

    <span id="0abo0"><video id="0abo0"><b id="0abo0"></b></video></span>

      醫用臭氧治療儀_三氧治療儀_內熱式針灸治療儀_內熱針治療儀-前沿醫療

      網站首頁 > 技術支持 > 內熱針應用

      筋膜內熱針聯合腰三針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療效及對血清 IL-1β、TNF-α 和 PGE2 水平影響

      2022-05-12 10:16:50 醫用臭氧治療儀_三氧治療儀_內熱式針灸治療儀_內熱針治療儀-前沿醫療 閱讀

      筋膜內熱針聯合腰三針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療效及對血清 IL-1β、TNF-α 和 PGE2 水平影響

      李非銘,趙俊鶯,方海博,舒雅 (西安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摘 要

      目的:探討筋膜內熱針聯合腰三針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療效及對血清IL1β、TNF-α 和 PGE2水平影響。

      方法:選取本院收治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分為對照組(51例,腰三針療法)和治療組(51例,筋膜內熱針聯合腰三針療法),對比治療后的臨床療效、血清 TNF-α、IL-6、IL-1β 水平、VAS 評分、WHOQOL-100 評分和臨床癥狀情況。

      結果:治療后治療組總有效率較高(P<0.05)。兩組治療前JOA 評分、DOI 評分和WHOQOL-BREF 評分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 DOI 評分明顯降低,WHOQOL-BREF 評分和JOA 評分明顯升高(P<0.05),且治療組改善較多(P<0.05)。兩組治療前腰痛和下肢放射痛評分、腰背肌后伸IMS和ROM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腰背肌后伸ROM和IMS較治療前明顯升高,下肢放射痛及腰痛評分較治療前明顯降低(P<0.05),且治療組改善較多(P<0.05)。兩組治療后血清 IL-1β、TNF-α 和 PGE2水平明顯降低(P<0.05),且治療組降低較多(P<0.05)。

      結論:腰椎間盤突出癥采用筋膜內熱針聯合腰三針治療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關鍵詞:筋膜內熱針;腰三針;腰椎間盤突出癥

      93bf506dc6fe455a845e160c16405489.jpeg

      腰椎間盤突出癥(LDH)是臨床上一種常見病,病因在于腰椎間盤發生退行性病變,日常生活中的拉傷、外傷、慢性勞損、腹壓升高及扭傷等因素均可引發腰椎的髓核膨出、纖維環破裂,進而刺激和壓迫周圍血管和神經,引發腰椎間盤發生退行性病變,產生下肢疼痛及麻木等癥狀。目前在西醫上保守治療包括牽引、臥床休養、口服藥物和局部封閉治療等方法,雖然短期可緩解癥狀,但停藥后容易發生反復,治標不治本,并且長期服用容易對胃腸道產生刺激。LDH在中醫上屬于“痹證”“腰痛”等范疇,針刺療法在治療LDH方面具有較好的臨床效果,并且安全性較。本研究選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LDH患者102例,主要探討LDH患者采用筋膜內熱針聯合腰三針治療的療效。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102例LDH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各51例,對照組男性31例,女性20例,年齡34~73歲,平均年齡(46.68±6.10)歲,病程 0.5~11 年,平均病程(5.18±1.76)年,病變節段:12 例L3~4,39 例L4~5。治療組男性28例,女性23例,年齡34~74歲,平均年齡(46.80±6.18)歲,病程0.5~11年,平均病程(5.10±1.72)年,病變節段:11例 L3~4,40例L4~5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診斷標準

      1.2.1 西醫診斷標準

      ①腰痛向臀部、下肢放射;②腰部存在外傷史、慢性勞損史;③腰生理弧度消失;④X線攝片檢查結果提示脊柱側彎。

      1.2.2 中醫診斷標準

      中醫辨證分型為熱痹證型:腿軟無力,腰部疼痛,痛處伴有熱感,活動后痛減,雨天或遇熱痛增,惡熱口渴,小便短赤,苔黃膩,脈濡數或弦數。

      1.3 納入標準

      符合LDH的診斷標準,中醫辨證分型均為熱痹證型;伴有活動受限、腰痛等癥狀。

      1.4 排除標準

      ①患者伴有腰椎結核、腰椎滑脫、急性腰扭傷、脊椎壓縮骨折及骨腫瘤等疾病者;②伴有精神疾病病史、認知功能障礙和嚴重腦血管疾病病史患者;③LDH壓迫馬尾神經需手術治療患者。

      1.5 治療方法

      1.5.1 對照組

      入院后給予腰三針療法。主穴:腎俞、委中、大腸俞和陽陵泉,配穴:昆侖、秩邊;患者保持俯臥位,采用一次性針灸針(0.32 mm×50 mm)直刺進針,腎俞、委中和大腸俞進針深度為25~30 mm,陽陵泉進針深度為30~40 mm,昆侖進針深度為15~20 mm,秩邊進針深度為35~40 mm,得氣之后,施以平補平瀉手法,留針30min,1次/d,每周治療5d。治療4周。

      1.5.2 治療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聯用筋膜內熱針,保持俯臥位,在腹部墊一軟墊將腰部撐起,定位腰部穿刺部位,于棘突間兩旁各1.5 cm處定位,L3~4 、L4~5患者分別定位在第1腰椎到第1骶椎棘突間旁兩側。對穿刺點皮膚及周圍15 cm處采用碘伏消毒,鋪上無菌洞巾,在定位點皮下注射15 mL鹽水與5mL利多卡因混合液進行麻醉止痛,采用穿刺針穿刺于痛點,進針深度到腰椎橫突骨面,當有酸脹感表示穿刺準確,將導熱口插入穿刺針皮外端,將溫度調至43℃左右,治療20 min,1 次/2 d,每周3次。接受治療4周。

      1.6 觀察指標

      1.6.1 臨床療效

      ①痊愈:直腿抬高試驗角度≥70 °腰腿部疼痛癥狀完全消失,且恢復原來正常生活;②顯效:直腿抬高試驗角度≥50 °,癥狀基本消失,且腰部功能基本恢復,不影響正常生活及工作;③好轉:腰部運動功能得到改善,癥狀有所減輕;④無效:癥狀無改善。

      治療總有效率=(痊愈 + 顯效 + 好轉)例數/總例數 ×100%。

      1.6.2 下肢放射痛、腰痛、腰背肌后伸等長肌力(IMS)和后伸活動度(ROM) 

      下肢放射痛、腰痛根據癥狀嚴重程度評分為0~4分,評分越高癥狀越嚴重。采用腰椎多功能測試訓練系統(Tergumed 型)測定腰背肌IMS和ROM。

      1.6.3 JOA 評分

      治療前后采用JOA量表評價腰痛,總評分包括日?;顒邮芟薅?、臨床體征、主觀癥狀3項,評分越低功能障礙越明顯。

      1.6.4 DOI 評分

      治療前后采用Oswestry功能障礙指數(DOI)評價兩組腰部功能障礙,包括單項能力、綜合能力和疼痛情況等3方面,評分越低腰部功能越好。

      1.6.5 生活質量評分

      治療前后采用世界衛生組織生存質量測定量表簡表(WHOQOL-BREF)評價兩組生活質量,評分為0~100 分,評分越高生活質量越高。

      1.6.6 血清IL-1β、TNF-α和PGE2水平

      治療前后采用ELISA法測定兩組血清IL-1β、TNF-α和PGE2水平。

      1.7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9.0軟件處理。血清 IL-1β、TNF-α、PGE2水平、JOA評分、DOI評分和WHOQOL-BREF評分等計量數據采用 t 檢驗,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

      結 果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后,對照組17例痊愈,13例顯效,10例好轉,11例無效,總有效率為78.43%;治療組20例痊愈,17例顯效,11例好轉,3例無效,總有效率為94. 12%;治療組療效顯著較高(P<0.05)。

      2.2 兩組患者JOA評分、DOI評分和WHOQOL-BREF評分比較

      兩組治療后DOI 評分、WHOQOL-BREF評分和JOA評分明顯改善(P<0.05);且治療組JOA評分、DOI評分和WHOQOL-BREF評分改善較多(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和功能障礙評分比較(`x±s

      1.png

      2.3 兩組患者臨床癥狀情況比較

      兩組治療前腰痛和下肢放射痛評分、腰背肌后伸IMS和ROM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治療后腰背肌后伸 ROM 和 IMS 較治療前明顯升高,下肢放射痛及腰痛評分較治療前明顯降低(P<0. 05);且治療組腰痛和下肢放射痛評分、腰背肌后伸IMS和ROM改善較多(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臨床癥狀情況比較(`x±s

      2.png

      2.4 兩組患者血清IL-1β、TNF-α 和PGE2水平比較

      兩組治療前血清 IL-1β、TNF-α 和 PGE2 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血清IL-1β、TNF-α 和PGE2水平明顯降低(P<0.05);且治療組血清IL-1β、TNF-α 和PGE2水平降低較多(P<0. 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比較(`x±s

      3.png

      討 論

      LDH在中醫上屬于“痹證”“腰痛”等范疇,該病與腎聯系密切,其病機主要為腰府失養、腎虛精虧致氣血凝滯、經脈閉阻。針刺可促進5-羥色胺等物質的釋放從而使痛閾提高,且可通過刺激局部組織從而使血管通透性降低,進而改善末梢循環,有助于炎性反應和水腫的吸收。腰三針即腎俞、委中和大腸俞3穴,屬足太陽膀胱經穴,膀胱經之水氣均積聚于此,針刺之可疏利膀胱經氣血;腎俞主治腰痛,針刺之可通利腰脊、調補腎氣,配委中、大腸俞主治腰及下肢病證;針刺委中、大腸俞和腎俞分別可直接到達腰椎的腘神經附件、神經干及側隱窩,不僅可改善疼痛,還能夠松解粘連組織,可緩解神經壓迫,消除神經根水腫。毛健宇等和根據臨床經驗、中醫理論提出筋膜內熱針法,可用于治療慢性軟組織勞損,具有較好的臨床療效。LDH壓迫神經根及周圍軟組織后,增加的炎癥反應、肌肉的攣縮纖維組織及周圍痙攣的肌肉組織均能夠導致損傷部位的血管收縮,使供血減少,筋膜內熱針針頭可刺入椎間隙小關節的周圍軟組織筋膜內,形成微小損傷,通過加熱筋膜內熱針針頭,可使針頭溫度迅速傳遞到周圍軟組織,促進周圍軟組織血液循環,改善微循環,有助于血管再生,緩解神經根周圍炎癥刺激和針尖損傷部位的無菌性炎癥反應,可進一步緩解腰痛。筋膜內熱針所形成的微小損傷可活躍椎間盤周圍神經肌肉接頭的終板電位,升高肌纖維的細胞內Ca2+水平,緩解腰椎神經根周圍肌肉痙攣,降低肌肉張力,有助于機體功能快速恢復。

      本研究治療后治療組治療后JOA評分和WHO-QOL-BREF評分明顯較高,DOI 評分明顯較低P<0.05),提示聯用筋膜內熱針療法能夠緩解腰痛,改善腰椎功能。治療組治療后腰背肌后伸ROM和 IMS較對照組明顯較高,下肢放射痛及腰痛評分較對照組明顯較低(P<0.05),提示聯用筋膜內熱針療法可改善腰痛,提高患者腰椎活動功能。LDH屬于一種慢性軟組織炎癥反應,LDH患者機體血清IL-1β、TNF-α 和PGE2水平升高,可能與患者腰痛反應過程密切相關,通過監測其水平判斷病情進展情況。治療組治療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明顯較低P<0.05),提示聯用筋膜內熱針療法可減輕局部軟組織炎性反應,營養腰椎神經根及其他微小神經,有助于緩解腰痛。

      綜上所述,LDH 患者采用筋膜內熱針聯合腰三針治療具有較好的療效,可降低血清炎性水平。

       ----本文摘自《針灸臨床雜志》2022年第38第4期

      【免責聲明】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Copyright 2005-2019, Shandong Qianyan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山東前沿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備案號:魯ICP備14007146號-1  1578036291996593.png   20220307160206.png  魯公網安備 37039002000468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編號:(魯)-非經營性-2018-0330

       “前沿”為我司注冊商標,“未.jpg"我司享有永久著作權,未經許可不得擅自使用。



      疼痛科醫用臭氧治療儀廠家-內熱針治療儀-臭氧油-內熱針-淄博前沿醫療器械有限公司

      Powered by MetInfo 5.3.19 ©2008-2022 www.metinfo.cn
      又粗又长特黄A片免费看
      <progress id="0abo0"></progress>

      <span id="0abo0"></span>
      <track id="0abo0"><em id="0abo0"></em></track><span id="0abo0"></span><span id="0abo0"><sup id="0abo0"></sup></span>

      1. <span id="0abo0"><sup id="0abo0"></sup></span>

        <span id="0abo0"><video id="0abo0"><b id="0abo0"></b></video></span>